海关“芯模式”助力厦门集成电路平台逆势飘红
时间:2024-05-22    点击:70
4月26日,在厦门润积集成电路技术有限公司的实验室内,工程师们正在紧锣密鼓地对刚刚进口的200个设计芯片进行检测,为后续批量生产做好准备。“多亏了海关的支持,前期设计芯片的通关效率很高,让我们赢得了抢占市场的先机。”厦门润积集成电路技术有限公司林承志经理对海关的服务赞不绝口。
林承志经理口中的设计芯片,是指针对市场需求,研发设计过程中用于测试性能的芯片样品。“研发设计企业是集成电路产业的龙头,利润率占整个产业链50%以上。研发设计企业最困难的,就是在芯片设计完成后需要多次性能检测,确保万无一失才能投入生产。” 林承志经理介绍道。
由于工艺技术等原因,集成电路设计企业设计完成后,多选择在境外进行光罩并加工成晶圆片,再进口至境内进行性能检测。在长达几年的研发阶段,可能需要数次进口检测,通关时间、税收成本对研发设计企业来说至关重要。
为助力集成电路产业高质量发展,厦门海关经过深入调研走访,在全国首创面向集成电路设计企业的集成电路保税研发监管模式,推动集成电路保税检测业务试点花落厦门。该试点以厦门“芯火”双创基地为平台,覆盖厦门市80余家集成电路设计企业,降低企业研发设计成本,提高初创企业成活率,形成孵化——扶持——壮大的产业路径。
“厦门集成电路研发设计企业大多是中小微企业,集成电路保税检测业务试点落地后,他们可以通过保税形式进口晶圆进行研发检测,帮助他们以更低的成本度过量产前的‘寒冬’,有力促进了厦门集成电路产业规模、创新能力的提升。” 厦门“芯火”双创基地庄艳萍经理表示。2023年一季度,厦门集成电路平台入驻企业总产值达6.95亿元,逆势同比增长44.8%。
“芯火”渐起燎原之势,厦门海关积极贯彻海关总署促稳提质措施,为集成电路产业链供应链量身定制一系列便利措施,如针对集成电路企业生产物料进口量大、批次多、保质期短等特点,通过“erp联网申报+快速审核”模式,实现集成电路企业减免税“一键申报”和“秒速办结”;对保存环境和运输条件有特殊严格要求的高精尖设备及“娇贵”物料,采取“不入仓验放”的一站式快速通关模式,通过集中监管、预约查验等举措实现“无损查验”“零延时投产”。
据统计,今年以来,厦门海关共出具集成电路政策项下《征免税确认通知书》1046份、货值2185万美元、减免税款1185万元;快速验放包括光学检测仪、晶圆检测仪等集成电路大型精密仪器39件,共计2347.9万美元,切实把海关政策红利转化为集成电路产业逆势发展的强力支撑。(王羚菲/文)